托福阅读备考3大雷区:你踩中几个?

2014-08-22编辑: 来自:

环球托福老师发现在备考托福阅读的过程中,不少同学都有过以下非理性信念,不知正在看文的你,踩中几个雷点?

雷区1:阅读是托福4科里面最简单的

这种观念一度很流行,现今也仍然流行,但问题在于,一种观点流传得多了,就容易变形,失去最初该观点出现的语境——例如:为什么读一篇关于火星上的水的文章,或者是理解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的文章,会比口语中简要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城市,崇拜的一个人,要简单?

火星上的水?化学元素周期表?占满整屏的英文,不时蹦出的专业词汇,看得头昏眼花,怎么会比45秒介绍自己的家乡和偶像来得简单?
阅读最简单,完全是英语高考应试教育过度,全国性地少练口语和听力,过分追求阅读和语法留下的“后果”。简单的前提,是应试过程中,考生已经在学校里花费了极大心血去钻研语法,扩大词汇,重点攻克阅读,来之不易的成果。而45秒口语介绍家乡之所以难,是因为曾经,以及现在,有些考生几乎没有开口说过英语。换句话说,练习的多少,付出的努力多少,决定了“简单”。

但这种情况正在迅速的转变之中。如今托福考生的留学年龄越来越小,学习英语的起始时间也越来越早,哑巴英语时代典型的初中才开始学英语,如今至少提前了3年变成小学3年级。而出国读书的时间,也从研究生出国提前到了本科甚至高中就出国。对于学英语更早,而出国也更早的同学来说,听力和口语的优势,实则大于阅读。

所以托福阅读比较简单这种观念,同学们还是先想想个人的英语学习经历,具体把时间都花在哪儿了,再对号入座吧。

雷区2:多做题,分数就上去了

题海战术这种说法,真是贻害无穷。就托福阅读而言,不少考生做完了全套的TPO再去考试,发现阅读成绩约等于裸考成绩。只做题不分析,只看分数不思考,是这些考生的最大问题。
而对于一门标准化考试而言,如何表现出它真正的公平和有效?那就是这门考试能测试出考生的真正能力和水平,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不同考生,即使所做题目不一样,但只要能力水平差不多,成绩也就一致;体现在同一个考生,只要能力水平保持不变,那么不同的套题,测试得到的成绩也是相同的。

所以,如果有个同学不注重提高考试所考察的能力水平,平时练习流于表面的题目和分数,那做完了TPO去考试和裸考的区别也就不大了。

那么,题海战术不管用,为什么语言的学习熟能生巧又管用呢?题海战术和熟能生巧的区别在哪里?在于,前者做的是题目,后者生巧的是单词,短语,语音语调等语言要素,以及外语的思维逻辑。达到了这些能力要求,分数自然也就达标了。

雷区3:不看文章,也可以做对题(所以可以不看文章?)
但凡有备课的老师,都会在教托福阅读时,反复强调“托福阅读答案一定能在文章中找到依据”——因为这是官方指南说的,因为这是出题人设置的正确答案来源。那么,为了保证答案的正确性,请问大家,要不要找到原文的依据去核对一下呢?

不看文章,确实可以做对题——选择题啊,随便选一个运气好不就对了么?关键不在于做,而在于做对,在于做对的概率。看文章依据答题而正确的概率,与不看文章正确的概率,在出题人说“答案都在文章里”的时候,请问同学你选哪样?

以上,就是环球托福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托福阅读备考时的三大雷区,同学们在阅读中对照自己,找到自己的弱点,看看应该如何针对性的进行准备。

预约雅思/托福水平在线测试
获取0元体验课程

  • 2019听力
  • 2019口语
  • 2019阅读
  • 2019写作
  • 20189托福备考攻略